9月14日,四川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望江校区东区体育场举行。
典礼上,校长李言荣作了题为“研究生如何做到精而广”的讲话。他说,研究生首先要往深里走,但当前科技的突破、学科的进展主要还是在交叉边缘地带,这对研究生知识的广度、对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学科的关注和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李校长给2020级研究生讲的“入学第一课”。
研究生如何做到精而广
在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李言荣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们对9469名新同学(7560名硕士生、1909名博士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同学们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为了一名川大研究生表示祝贺!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了不同学校本科阶段的学习,尤其是今年还经历了新冠疫情的考验,通过了川大历史上首次线上复试。就在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专门讲到:“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了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按照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的殷切希望,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同学们,今天,你们汇聚到川大来完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学术研究经历,我想大家之所以放弃其他机会,选择读研究生,多半还是想继续求学问道,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今后三五年内,甚至在更长的时间里,学术研究将成为你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主要任务。一般而言,本科生是按通识教育来培养的,而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是奔着成为专家去的,所以研究生首先要往深里走,但当前科技的突破、学科的进展主要还是在交叉边缘地带,这对研究生知识的广度、对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学科的关注和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谈的主题就是研究生如何做到精而广。
同学们,近两年来我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讲的主题分别是研究生要学会研究、研究生要学会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本来今年我原定的主题是研究生如何写论文,因为我一直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写作是很重要的,写论文、写报告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凝练和不断升华的高级过程,是每个研究生都不可或缺的训练环节,但最后综合考虑改为了现在这个题目:研究生如何做到精而广,当然这也是我一直想对大家讲的。就在三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科学家座谈时进一步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为我们研究生如何做到精而广更是指明了方向。所谓“精”就是集中精力聚焦一个领域、专注于一个目标,不断往深里走,去接近事物的底部、触及问题的本质,把最重要的事情力争做到极致。而所谓“广”也不是说什么都要懂,而是对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同时,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的关联、交叉和贯通,开拓我们研究的视野并形成多元的思维。其实精和广并不矛盾,因为每个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都是有限的,长期在一个领域追求精,很可能会固化学术思维、形成路径依赖,而打破这种惯性的最好方法就是精而广。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而广呢?今天我主要谈三点:一是在研究生期间当一段助教是训练精而广的一条捷径,二是学点科技史或文明史是打开科研视野、培养战略思维的有效方法,三是多看点人物传记了解他人如何站在人生高点是激发创新使命的有用途径。
第一是关于研究生如何通过当好助教,训练自己的精而广。今年夏天在全国研究生工作会上孙春兰副总理讲要鼓励研究生当助教,我认为这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做到精而广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学科越分越细,一个人毕其一生都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分支上取得一点点的进步,很难再像牛顿、爱因斯坦那个时代,一个人可以通晓多门技艺并都有建树,尤其是我国研究生基本是按照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来培养的,这种培养方式下学生的“精”是没有问题的,而“广”可能就问题大了,而一个人知识的广度和对其他学科经验的借鉴能力往往对创新的作用是出其不意的。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几年里迅速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我认为在大学里就是争取去讲课、去当助教,或做一段与助教相似的工作,因为当助教你就要认真备课、就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因为你要回答年轻学生无知无畏的提问就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浅出的表达,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大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甚至突破自己知识的边界。所以,在研究生期间做一段助教工作是一个快速训练精而广的有效方法。
第二关于学点科技史或文明史。研究生对世界科技史或人类文明史的学习至少是对你研究领域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虽然科研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世界科技的一部分,你就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就会激发起你创新创作的欲望、填补空白的冲动,就能有一种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来鸟瞰世界科技与人类文明变化的感觉。如果大家去翻翻《人类文明简史》可能就会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利用原始工具和衍生出来的技术而走出非洲、走向世界的。如果我们再读一读《全球科技通史》就能看到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不再依赖缓慢的迭代来发展技术,而是基于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大踏步的推动技术革新。著名物理学家、科普作家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引人入胜地讲述了人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一个个从0到1的故事,从而影响和激励了一代代年轻人走上了从1到无穷大的科学之路,引导了我们无数青年学子去为国家、为世界做出无穷大的贡献。今年上半年Nature上有一篇对即将进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们总结的四条金玉良言,其中一条就是强调研究生一定要学点科技史,学没学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的另外三条建议也很有意思,我认为对文、理、工、医学生都很适合,比如他说研究生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人是能够通晓一切的,所以没必要非要为了什么都要懂而焦虑不安,其实很多人都是在了解了某个领域中一些基本情况后就开始一头扎进研究的,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知识,并不是什么都懂了才开始你的课题研究的;他的第二条建议是研究生要学会向混乱进军,的确是在有些领域还是一团乱麻、尤其是在交叉边界还是一片荒芜时,那里才风光无限、大有可为;他的第三条建议是要我们原谅自己在研究中浪费了不少时间,谁都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所以你花在实验室或书桌前的大部分时间都可能会被浪费掉,你应该习惯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创造性。这是由科研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因为真正创新的东西都不是如约而至的。
第三是关于多看点人物传记,尤其是那些科技牛人写的关于如何达到人生高点,如何拨开迷雾抓住最简单的本质,以及如何在艰难痛苦中做出最重要决定的。比如“DNA之父”华生在读大学时就对基因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一直专注于DNA分子结构的破译,但进展并不大,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了一场关于X射线晶体学的报告后才突然顿悟,敏锐地意识到X射线可能是打开DNA结构的一把金钥匙,于是他和英国物理学家克拉克合作,很快就计算和推测出了DNA的双螺旋模型,成为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再比如上个世纪50年代初,杨振宁、李政道发现了宇称不守恒的定律,一开始是20多岁的李政道运用量子力学理论在弱相互作用下从单个粒子计算出发并率先取得了突破,在和杨先生讨论时,杨先生建议先不要急于发表文章,应该推到其他粒子并形成普适规律,得出最重要的结论后再去发表系列文章。所以说,得出最有意义的结论是多么的重要。还有一位这两年国际上的大牛人埃隆•马斯克,他在火箭、汽车、互联网上都有建树,这两天又在脑机接口上有突破,其实他本人并不是学航空航天、汽车、能源、材料和信息科学的,在大学时他是学经济的,后来又辅修了一个物理学专业。他的创新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火箭计划就连续3次发射失败,电动汽车的开发也发生了一连串问题,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手下最大的SpaceX和特斯拉这两家公司都濒临倒闭,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他有第一性原理的底层思维。所谓第一性原理就是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它是从原子、分子开始从头计算,不用经验参数、不用假设,只用少量实验数据去做计算,比如电子的质量、光的速度、质子中子的质量等等,这样从物理学层层向下剥离到基本原理的底部,然后再从技术上层层向上叠加,就不会被过去的经验所干扰,也不会轻易落入前人的思维框架。同学们,其实我们在科研中还有一个训练深度思维的方法就是冥想,人在闭目休息尤其是浅睡眠状态下创意很强、灵感很多,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什么学科专业都可以交叉连接。可能你们听说过,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正是在打瞌睡时梦到了一条咬住自己尾巴在不断旋转的蛇,一下子联想到了正在研究的苯分子结构,他惊醒之后立刻在纸上记下了睡梦中出现的六个碳原子首尾相接的环状结构,终于解开了困扰了化学界将近半个世纪的难题。据说当年门捷列夫也是在睡梦中看到了元素排列的顺序而受到启发才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从早到晚只有坐在图书馆、在教室里才是学习,我认为偶尔闭目冥想也是一个高级的学习过程。
同学们,科研本身具有灵感的瞬间性、方式的随意性和路径的不确定性,但从这些故事中你可以学到成功的各种方法,有的是因为持续的专注,有的是靠知识的广博,有的善于归纳总结,有的得益于深度思考,现在越来越多的是靠交叉跨界,而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精而广的知识体系上,这样才可能触发你创新的灵感,不断放大、衍生、迭加出与众不同并升华了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
同学们,无论你来自哪里,学的什么专业,从今天开始就是一名川大人了,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只要你学会了在往深里走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真正做到精而广,你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川大研究生。
最后,再次欢迎同学们来到川大、来川大当研究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