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追求网
SITE SEARCH
 
 首页  理论学习  部门动态  媒体川大  文化视点  时事要闻  川大论坛  公告通知  图片川大 
今天是:
理论学习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领导讲话 
 学习安排 
 形势政策 
 党风廉政 
 社会热点关注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谨防五大误区

时间:2019年04月26日 14:17   阅读:次   作者:贾兆帅 张洁    来源:    责编:李明凤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谨防五大误区


贾兆帅 张洁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灵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需要谨防五大误区:“功能定位错位”、“1%短板效应”、“传道者失道失信”、“知行脱节、重知轻行”和“政治认知失衡”。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五大误区

【作者简介】贾兆帅西南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文秘科科长;张洁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灵魂工程,是我国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和“魂”。脱离了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建设改革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源动力,就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培养的学生就会得思想上的“软骨病”,甚至未来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爆炸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篇纲领性文献,更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工作指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应该坚持问题导向,自觉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做到“对症下药”,确保高校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进,不断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谨防五大工作误区。

一、功能定位错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高校和谐稳定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没有高校的和谐稳定,就很难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和谐稳定,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培养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满腔热情,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能够冷静思考、理性应对。

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压力之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眼中,在不同程度上与维稳划上了“等号”,片面地认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学校和谐稳定,以致于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不少偏差。高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站在维稳的角度去部署开展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并化解维稳隐患等情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学生“少出事”甚至“不出事”,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角度上,这些做法本无可厚非,思想政治工作本来就具有促进和谐稳定的功能。但是如果将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维稳,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一旦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发生了严重的偏移,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就容易错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也就很难确保。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一些辅导员的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都聚焦在了个别存在安全稳定隐患的学生身上,从维稳的角度采取一切可能的举措防范学生“出事”,但是却弱化甚至忽略了学生整体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一旦学生“出事”,都是大事,相关责任方需要承担极大的责任。同时,对于个别有安全稳定隐患的学生,在工作上也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注意力放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不出事”,毕业离校时迫切希望这些学生尽快离校,实际上是将安全稳定的风险和隐患推向了社会。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方式方法,也背离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初衷。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回归其战略初衷,应该站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认识和领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之一,但不是主要功能,更不是全部功能。仅仅着眼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极其片面的理解,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极为不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作了科学完整的论述,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只有将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落实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提升战略高度,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二、1%短板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这里所指的“学生”是全体学生、每一名学生,而不是大部分学生或者个别骨干学生。这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准确把握的一个重要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性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会相互转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关注代表着主流思想状态的大部分学生,更应该关注那些处于非主流状态的小部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覆盖到每一名学生,而不能仅仅追求大部分学生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有一个典型现象就是“主流发力”,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大部分代表着主流思想状态的学生身上,而在思想上存在不足或有问题的学生身上发力不够;甚至还存在所谓的“小部分人感冒,大部分人吃药”的现象,即学生群体中小部分人或者是极个别人思想政治方面出现一些问题,结果是大部分不存在这些问题的学生在接受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真正存在问题的学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和教育引导。这就容易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马太效应”。培养出99%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忽视了剩下的1%的学生,并不能代表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全成功。1%有问题的学生步入了社会,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客观来说,学生原本都是一张白纸,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教育引导到位,不能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发力不均”甚至是“发力偏差”,而造成了“99%”与“1%”的区别。管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定律“木桶定律”,强调的就是在工作中要注重补齐短板,实现均衡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如此,99%的长板固然成绩显著,但是1%的短板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工作的成败,只要存在1%的短板就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完美、不到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既要整体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面上的问题,更要准确把握个体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精准发力”,应该在解决好面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下大力气解决好个体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关注大多数,更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极少数,精准发力到每一位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传道者失道失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到了著名的“塔西佗陷阱”[4],实际上是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公信力。“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讲的就是当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的公权力一旦失去了公信力,无论是做什么、说什么,民众都会认为是坏的、假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同样需要警惕“塔西佗陷阱”。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尽管不是通过公权力来实现,但是同样需要不断保持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公信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参与和支持,否则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无论怎么说、怎么做,学生都会觉得不可信甚至产生排斥情绪。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思政政治工作在学生心中的公信力。2014年《辽宁日报》曾刊发过一篇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5],文中提出个别老师在大学课堂上讲中国存在三大问题: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这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可以说是非常致命的。如果连大学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缺乏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公信力也就自然被大大削弱。教师都不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怎么可能会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同。同时,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中,说一套做一套,同样会极大削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公信力。一旦失去了公信力,危害极大,而要在学生中重建公信力,更是难度极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就是避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步入“塔西佗陷阱”的关键“钥匙”。教育者必须要先受教育,首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7]的“四有”好老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教师要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制度约束,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领导干部等队伍应该提出更高要求,切实起到示范引领的积极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底线指标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价体系,同时纳入全校各项工作的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严格追责”,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四、知行脱节、重知轻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相统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人才培养工作中“如何学做人”这一首要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认识正确、认识到位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是第一位的,没有思想认识上的正确和到位就不可能有行动上的正确和到位。

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误区:“知行脱节、重知轻行”,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上,而弱化甚至忽视了学生的行为教育引导。思想上认识到了,并不意味着行动上就一定与思想同向同行、步调一致。行动相对于思想而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还会表现为不一致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要解决好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好学生“知行合一”的问题。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近年来每年发布《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9],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来反映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价值观念、政治态度、道德意愿、文化素养等状况。从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总体态势积极向上,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体现。总体而言,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是非判断力较强,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又是应该反对的,学生基本上都有清晰的判断,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不断加强而取得的重大成果。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小部分学生仅仅把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看成是应试教育中的“标准答案”而已,片面地认为是学校的要求、教师的要求、考试的要求,而不是自己心中真正认同的“标准答案”;或者是即使认同这些“标准答案”,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会将这些“标准答案”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行动上的自觉。一旦调查问卷被看成了“考试卷”,谈心谈话被看成了“面试”,学生就会倾向于按照“标准答案”回答问题,这实际上无法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但是却让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产生错觉,认为通过调查问卷或者谈心谈话了解到的情况就一定准确可靠,甚至认为思想认识上没有问题,行为上就自然不会出问题。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是,高校中一些看似“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能骨子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就是学生中典型的“双面人”,表面上看起来各方面表现很突出、很优秀,但实际上存在发展缺陷。

准确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政治状况,要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做全方位了解,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要关注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关键环节上的行为表现,行为表现相较而言更容易真实反映思想状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与教育,更要注重学生行为的引导与监管,促进学生在实现“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让学生“知”,更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行”,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主题社会实践,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既要思想自觉,更要行动自觉,做到“知行同步”、“知行同向”、“知行合一”。

五、政治认知失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11]。自信源于对彼此的深刻而清晰的认知,更源于对国家综合发展实力的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所证明了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围绕增强“四个自信”开展各项工作,就要避免走进自负或自卑的误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13]这是对“四个自信”最集中、最直观、最全面的诠释,是基于历史与现实作出的重大判断,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既不能片面夸大、唯我独尊,也不能自我矮化、妄自菲薄,既不能片面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完全可以强加或移植到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完全排斥和否定其他道路选择和文明价值,也不能迷信西方发达地区的制度模式和文化理念,产生“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的自卑心理;既不能对某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模式一概否定、轻之蔑之,也不能对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价值、制度等盲目崇拜,不加批判地全盘接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14],就是要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要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具体而言,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讲清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中国近现代的具体国情,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讲清楚中国在发展进程中所产生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实质,讲清楚学生在国际比较中容易产生的一些认知错误,引导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中国发展模式相较于西方发展模式的独特优势以及中国与西方某些方面发展差距产生的根源和未来趋势等等,引导学生立足中国实际,既不盲目排外,拒绝一切外来文明成果,也不盲目媚外,照搬照抄西方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敏锐性和自信心。

注释:

[1][2][3][6][8][11][1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901版。

[4]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08/c_128206459.htm

[5]《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辽宁日报》,2014111304版。

[7]《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人民日报》,201491001版。

[9]张胜:《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有新期待》,《光明日报》,201732701版。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7202版。

[12]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111202版。

[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72801版。

 

关闭

 
Copyright © 2011 xcb.sc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