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28日讯(记者 江瑶 摄影报道)9月28日上午,四川大学召开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阿塞拜疆等中外27名理事出席会议,除了参加川大121周年校庆,还在现场为四川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咨询建议。
据了解,这个由中外多名知名人士、学者和教育家构成的团体建于2016年,是当时四川大学以建校120周年为契机,签署了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时组建的国际高端战略智囊团。
记者在今天的会议现场看到,本次出席会议的27名理事中包括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MIT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名誉教授、终身院士Wei Yao Liang,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杰出教授Mohamed Abdou,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多伦多大学教授Chul B. Park;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阮曾媛琪,台湾淡江大学校长张家宜,阿塞拜疆科学院院士,黑河经济组织秘书长Asaf Hajiyev,联合国水与灾害高层专家组协调员、国土交通大学副校长Hiroki Kenzo等知名人士、著名学者及知名教育家。同时,中国口腔医学奠基人之一刘延龄博士后代、加拿大圣力嘉应用文理与艺术学院院长David Agnew,华西协和大学创建人毕启后代、美国中俄勒冈社区学院信息技术负责人Edward Beech也重返祖辈奉献多年的华西坝,参加川大121周年校庆,共同为四川大学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咨询建议。
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国际高端理事围绕学校世界一流大学方案,深入讨论“发挥川大多学科优势,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对川大一流学科建设启示,及国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对川大的启示”主题,分享全球智慧、贡献真知灼见。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每次到四川大学,最大的感觉就是可以说四川话,周围的学生也都是说四川话,这让他感觉十分亲切,仿佛像是回到家一样。
当记者用普通话采访他的时候,他不仅主动用四川话来回答,更是提醒记者可以用四川话采访他。
什么样的学校是世界一流学校?丁肇中的回答是:“我所在的麻省理工在美国是比较知名的学校,很多人申请,进来的机会不多,这里的学生很少来自麻省当地,学生来自全国,全世界。在中国,好像排名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我没有那种哪一个学校第一第二(的判断标准)。”丁肇中表示,如果说要定义世界一流学校,“好学生”、“好教授”是重要指标,他告诉记者,自己来过三次川大,对川大印象非常好,“(做讲座的时候)这里学生问的问题水平很高。”
据了解,在121年校庆期间,理事会中的国际著名学者为川大师生开设了一系列面向学科前沿、面向未来探索的学术讲座,与川大学子面对面、零距离探讨科技前沿动态,拓展川大学子的科学眼界和国际视野。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川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最新物理结果”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