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追求网
SITE SEARCH
 
 首页  理论学习  部门动态  媒体川大  文化视点  时事要闻  川大论坛  公告通知  图片川大 
今天是:
媒体川大
媒体川大
 媒体川大 
 

【华西都市报】四川大学举行“探究式 小班化”教学竞赛决赛

时间:2017年05月22日 15:59   阅读:次   作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编:mzh

川大的课堂,一般都是二三十个人的小课,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采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甚至连教室的格局都发生了改变,曾经的讲台被搬到了教室中间,学生的课桌围城一个圆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这就是川大“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的模式。5月20日上午,四川大学举行第二届“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决赛。

川大要求老师都是“帅才”

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开幕式上说:什么是教学优秀的好老师,真正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一流师资队伍。哈佛,耶鲁明确提要求他们的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三样东西,一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能参与到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二是使学生习得一种思维方式,更能够胜任任何学科和未来的职业;三是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行为。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川大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就必须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点与核心价值观;创新思维方式;独立思考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协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担当。要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要求我们的老师不能只是一个满足于把知识点讲清楚,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老师,而是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开展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谈论的老师。不能只是一个习惯于标准考试答案,习惯于60分几个考核,习惯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得高分的老师。要成为谈吐和气质都能与众不同的 帅才 。”

校长谢和平院士对教师这份职业做出了这样的定义:“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选择、一种谋生手段,更代表着一项崇高的事业、一份理想的追求。我们选择了 老师 这个光荣的称谓,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就必须倾注自己全部的知识、能力、智慧和情感,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坚持把上好每节课、讲好每堂课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而不是去简单地应付、对付;就应该把教学作为我们的一项事业去热爱、去珍惜、去投入。”

四川大学举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决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来自商学院的甄伟丽老师是本次小班化教学竞赛的参赛选手之一,她给学生上了一堂《创业商机的定义》,甄伟丽与学生探讨了产品与市场如何匹配的问题。她说,传统的大班化教学很难与学生形成互动,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多。而现在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交流探讨,而且课下也会沟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甄伟丽说,小班化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挑战很大,需要有非常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因此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讲授《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法学院王有粮老师说,采用“探究式”方式讲授法学思想史课程,其实对于老师而言是难度很大的挑战。“课程内容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比如说我这堂课主要讲老子的法学思想,一说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学生觉得离自己太遥远, 没有用 ,学习起来的兴趣就不浓厚,所以就更要求我们法学老师课下多下功夫,在教学设计上更多地启发学生,找到古与今、中与外的联接点,让学生明白所学课程的现实意义。”

在王有粮老师的课堂上,他往往会将同学们感兴趣的热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举个例子,现在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就结合创业讲战国的法律思想。你看,战国时候的各个学派像不像一个个创业公司,周游列国的不同学派学者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学说来打动各国的 风投 怎么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怎么让各国诸侯认可自己的学派?大无其外,道理是相似的。这样一来,就能让同学们更好也更有兴趣去了解两千多年前的法律思想。”

四川大学举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决赛

通过比赛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说,小班化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批判思维,从未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长期以来,中国的本科教育一直循规蹈矩,有标准在主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受到了限制,因此川大在积极地改变这种模式。从2011年全面实行小班化教学以来到现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小班化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备课的压力增大,要求老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课堂驾驭能力以及教育观念的改变。

据了解,本次进入决赛的老师一共有70位,评委有的是在教学领域受到学生一致好评的教师代表,外籍教师以及学生代表,获胜的老师将受到表彰,学校希望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关闭

 
Copyright © 2011 xcb.sc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