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追求网
SITE SEARCH
 
 首页  理论学习  部门动态  媒体川大  文化视点  时事要闻  川大论坛  公告通知  图片川大 
今天是:
媒体川大
媒体川大
 媒体川大 
 

【蜀南在线】四川大学新发现《举贡题名碑》上的犍为生员

时间:2014年09月05日 10:47   阅读:次   作者:    来源:蜀南在线     责编:mzh

2013年4月3日,在西南最高学府四川大学校园内的文科楼旁,挖掘出一块石碑,长2.26米,宽1.03米,厚0.07米。

这块碑的开头就写着“四川尊经书院举贡题名碑并序”,因而取名《四川尊经书院举贡题名碑》(以下简称《题名碑》)。它上面刻有50个学生的名字,因而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光荣榜”,所载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从题刻文字上判断,它的文字是刻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而且它是在一块旧碑的基础上新刻而成(还留有旧刻文字多个)。它的文字是书院教师、著名的学问家王闿运在临辞去山长(院长)前所写,由那时尚年轻的书法家吴之英书。

尊经书院就是四川大学的前身源头之一,是由晚清著名重臣、时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开创,于1875年建成,在当时也是西南最高的新式教育基地,名师荟萃,学子云集。它在历史上存在了29年,培养了大批人才,包括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骆成骧,及历史名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及经学大师廖平,维新运动倡导者宋育仁等,能够到此一学的可谓一时精英,因此,张之洞曾经不无得意地说:“通省佳士,大率心志者尽在书院”。

值得注意的是,这块表彰的50名学生里,竟然有2个犍为籍的学生,根据碑记的记载,他们是排名第8的吴昌基:“犍为吴昌基(字)圣俞”和第20的罗荃:“犍为罗荃(字)石溪年二十七”。

吴昌基,以前在四川大学教授胡昭曦在研究尊经书院的历史时已经确认其名,但不知何处之人,而现在这个《题名碑》一旦横空出世,于是问题迎刃而解,所以它填补了一些历史的空白。吴昌基客观地说也并非一个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关于他的史载并不多,在《廖季平年谱》里,记载了光绪五年(1879年)的乡试中举情况:“同院生中式的有宋育仁、任篆甫、吴圣俞等二十三名。”可见吴昌基在这一年中了举(是附贡),具备了当官的资格。而同一榜中,廖平、宋育仁都是四川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据据民国《犍为县志•人物•附贡表》所载:“吴昌基:(字)圣俞,本城(今玉津镇人),清光绪己卯科(1879年)”。

张之洞的继任者是谭宗浚,他对吴昌基也是青睐有加。谭宗浚曾经写了一首《尊经书院十六少年歌》,极力称赞了杨锐、井研县廖平等学生,其中也有嘉定府张肇文(可惜未上《题名碑》)、犍为吴昌基等16人。根据谭宗浚《荔村草堂诗钞•卷八》的《尊经书院十六少年歌》(并序)里所写:

“(先有张之洞所睐5人,又自睐11人)其有绩学能文而年过三十者,均不在此数。”足见他们都是明天的栋梁,正是“少年中国”之意。

对吴昌基则记载道:

“延陵门内交唱酬,如彼荣郁兼谈彪。振辔词囿扶轮辀。”其下的小注是:“犍为吴昌基,字圣俞,年二十二。从父廷佐、廷傅、佐俊亦均有辞藻。”在同卷的《将解任留别蜀中士子八首》里,也提到了吴廷佐等“三吴”兄弟,称四川“此邦多宝玉”,故当是尊经书院的学生,此三人的名字也见于民国二十六年的《犍为县志•人物志》。

罗荃,当年立碑时,也才27岁,可谓前程远大。据民国《犍为县志•人物•拔贡表》载:“罗荃:(字)石溪;本城(今玉津镇人),清光绪乙酉科(1885年)。”2000年版《玉津镇志•人物•文职京官》里载:“罗荃:八品,光绪年任八旗教习”。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置乐山县后,嘉定府还辖有峨眉、夹江、犍为、洪雅、荣县、威远共7县;嘉庆十三年(1808年)增设峨边厅,故有7县1厅共8个县级行政区(此碑尚有井研县董含章(字)南轩,但井研县当时属资州)。据有关史料,尊经书院的首批一百多名学生,是从全省三万多名生员中选拔而来,可谓“精中选精,优中选优”。而此《题名碑》上,实际所刻不仅一年的生员,所以这50人更是出类拔萃者,其中就有犍为生员2人,犍为不可谓不出人才矣!

犍为文风之盛,由来已久。据明•何宇度《益部谈资》载:“(扬)子云家贫,嗜酒,问字者多载酒而往。《清赏录》载:昔有犍为人,得(扬)雄草元之砚,如今制,但去圭角。”昔日西汉杨雄(字子云)曾经在犍为隐居,留下子云洞,而且在犍为地界遗留了一块砚台,于是这就是犍为文化的滥觞,犍为文脉就此生根发芽,连绵不绝,其间李白留诗“夜发清溪向三峡”,苏东坡、范成大吟留犍为王氏书楼,邵伯温隐居安乐窝,杨慎做《孝津行》,犍为至今已是人文渊薮之地,文庙更是经常性第举行童子开笔礼等儒学活动,文脉还可以继续也!

关闭

 
Copyright © 2011 xcb.sc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