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追求网
SITE SEARCH
 
 首页  理论学习  部门动态  媒体川大  文化视点  时事要闻  川大论坛  公告通知  图片川大 
今天是:
理论学习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领导讲话 
 学习安排 
 形势政策 
 党风廉政 
 社会热点关注 
 思想理论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 
 

系统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时间:2019年06月28日 16:23   阅读:次   作者:    来源:    责编:胡亚兰

张少山 张俊 郑晓娟 张丽

【摘要】科学建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序和高效开展的基础与关键。本文主要运用系统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经验总结,找准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构建好课程目标体系、内容与形式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这五个子系统,达到完善要素配置、优化要素功能、提升系统效能的目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运转和系统性、科学性的提升。

【关键词】系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作者简介】张少山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辅导员,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张俊 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郑晓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丽 成都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2015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在二级指标中专门设有“实践教学”,指标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科学建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序和高效开展的基础与关键。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由此可见,系统论可以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很好的思想和方法论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学生走出课堂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广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将理论与实际、学校课堂与社会实际、理论学习与具体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转化成学生的观念与行为,体现学生主体性及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取用广义的观点,依据系统论的理论,探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实践教学主体、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实践教学条件保障、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与系统。

系统论强调齐全且运行协调的要素所组成的系统,其功能显著优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因此,构建好课程目标体系、内容与形式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每一个子系统,就成为构建科学完备、运行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和重要途径。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构建富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弄清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各种教学反馈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定位不清

目前还有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目标上过于宽泛、笼统,不够详细、明确,主观随意性强,导致实践操作上遇到困境;同时存在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关系没有理清或理顺的问题,往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导致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二)教学内容、形式不够丰富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还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单调等问题。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演讲、辩论和参观等,客观上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有效实现“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3]的要求。同时也存在着实践教学内容上偏重知识,在陶冶情操、树立价值观念、提升能力和境界上不足的问题。

(三)组织管理不够到位

在一些高校还比较突出地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之间的配合、协调不理想,学校与实践单位的对接不够充分有效,宣传、动员、培训、监督、指导不足,过程管理粗放、失之于软。

(四)条件保障体系不够完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物资、设备、场地、交通食宿、技术等保障和供给。但是现阶段一些高校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再加上经费紧张等因素,实践教学所需的资金和物品往往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教师队伍也存在着人数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五)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

考核评价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等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从考核评价主体上看,在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等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忽视甚至缺失实践单位、服务对象的评价意见,一些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考核评价的积极性,缺少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环节。从考核评价对象上看,一些高校缺少对组织、管理、监督者——教师的考核评价。从考核评价方法上看,主要是结果性评价和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定量考评薄弱[4];从考核评价内容及其分值权重上看,存在内容指标不够详细、指标的分值权重不够合理等问题,如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分值过高,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出勤情况等内容分值偏低,导致考核评价的主观性比较大、不能科学反映不同学生的表现;从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上看,还存在结果运用不充分以及奖惩力度不够等问题。

除上述问题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还存在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不够有效等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原则建构规范、系统、科学、高效、可操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正确的原则指导,必须遵循系统论,从全局着眼,抓住影响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具体来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应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映衬原则、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原则、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备原则。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映衬原则

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多样性更突出,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而理论教学中系统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因此,二者应紧密结合、相互映衬、优势互补。

(二)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原则

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着教师行动相对较少的问题,要想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实效性,就必须强化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学生“等、靠、要”,开展活动过程中自主性不强、对教师的依赖过多的问题。因此要通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完善组织管理、考核评价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积极性。

(三)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备原则

构建完备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深入分析它的所有构成要素,力求各构成要素功能健全、相互协调、运转高效,唯此方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其科学性和高效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还必须同时遵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避免导致只注重“大而全”和系统全面而不接地气、难以操作、应用困难等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根据系统论,可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视为一个由诸要素和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和子体系自身的完备状况及相互间的协调性深刻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效能。因此,要构建规范、系统、科学、可操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深入分析各要素,健全优化各子系统,在各个子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明确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协调好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一)构建多层次和多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与核心,也是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参与度目标:学生全员积极参与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形式,所有高校都须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要求、克服困难、转变观念,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和受益,不能使其仅仅成为只让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成长提升的机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一样,在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素质能力的同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以提升实效性。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其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则更容易实现上述目标。

2.思想政治目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得以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5]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意识、人文精神、道德水准、法律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近现代中国国情的认识与理解,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6]

3.能力目标:学生多项能力有效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须“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让大学生真正受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参政议政、认识社会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探索研究、评判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彰显丰富性多样性的内容与形式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学生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关注与投入,从而深刻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影响教学实效的一个关键,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能局限于演讲、参观,还要结合学生需求、学校和社会实际,开展志愿服务、情景剧表演、社会调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主题演讲、专题辩论赛、庭审观摩、模拟庭审、知识竞赛、校园文化活动、读书研讨、影视作品赏析等,真正将“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为乐于表现、渴望成才的大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良好机会与平台。通过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有效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并提升能力和思想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就近法院观摩庭审、在校内组织模拟庭审来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通过文化宣传活动、向道德楷模学习、围绕社会热点道德问题的辩论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通过辩论、讨论、影视赏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体悟人生价值、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认清自身使命与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组织历史情景剧表演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体会历史事件和人物;由学生自主阅读历史文献、典籍,观看影视作品等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分享、讨论、辩论、教师点评使学生明晰观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迹、博物馆、革命历史人物纪念馆、烈士陵园、演讲、红歌演唱等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无数仁人志士和先辈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心、崇敬之意、信赖之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可以组织读书研讨会、经典原著研读、影视作品赏析等方式使学生碰撞思想火花、加深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知识的理解,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组织围绕时事热点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使学生能够将哲学、政治经济学知识学以致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组织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或周末社区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使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服务社会发展;通过参观、调查研究、读书研讨、专业实习、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中国外交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构建体现全面质量管理(TQM) 的组织管理体系

良好的组织管理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应当切实围绕和服务教学目标。构建完备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应当借鉴、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y)。构建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体现全员参与,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环节健全流畅的全过程管理。

实践教学开展前成立专门领导管理机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机构负责人,建立学校党委指导,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等分工合作的多级管理体系,明确分工和职责。努力构建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相互作用的联动机制,尤其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主导作用。

构建组织策划、宣传培训、过程指导、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的连贯环节与流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宣传培训方案、实践方案、安全预案、调查指南、教师手册、学生实践守则、实践报告撰写规范、考核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和准则[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前进行广泛调研、周密计划,过程中各主要环节均有教师参与、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

上述举措和机制能够大大减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茫然和低效行动,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实践教学的规范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构建健全完备的条件保障体系

良好的条件保障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和支撑。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地完善。

1.落实学时和学分要求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经费等保障条件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在三级指标中明确指出落实专项经费和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各院校应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切实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达到规定的学时和学分。

2.完善经费保障

学校和二级院系、部门要建立相关机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划拨充足的经费、专款专用,主动解决好师生的住宿、餐饮、交通等问题,充分保障实践教学开展所需器材、物资和奖品、证书,努力营造出实践教学有益、有趣的舆论文化氛围。

3.强化师资保障

高校应努力选拔责任心强、富有热情、综合能力突出、工作细心耐心、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将辅导员和学生处、团委老师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培训,使实践教学有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作保障,使广大学生心中有主心骨。

4.优化基地保障

为保障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高校应积极作为,主动联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景区、公益文化机构、改革和发展的模范企事业单位等,将其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积极与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整合、优化、共享所属各院系、部门的实践教学基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构建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内容和形式开展,力求科学、全面,切实起到促进组织管理、激发师生动力、提升教学实效的作用。

1.考核评价主体多元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主体上看,对学生和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应该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不同考核评价主体的评分权重:实践单位、服务对象对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相结合等校外实践教学中师生的表现比较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其评分权利和权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践教学,尤其是课堂实践教学应赋予教师较大的评分权重。不论是课堂实践教学还是校内实践教学或校外实践教学,都应该适当安排学生评教,还可以设置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环节,一方面是对亲身参与其中、了解教学实际情况的广大学生的尊重,也有益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其反思并提升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科学性。

2.考核评价对象涵盖师生

从考核评价对象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既要有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要有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能够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也是重点。

3.考核评价内容丰富、分值权重合理

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应该围绕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状况、个人贡献、实践报告(调研报告、读书心得)等方面进行,适当降低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的分值权重,提高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团队协作、个人贡献等内容的分值权重,明确给予表彰的优秀比例和惩戒的不合格标;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应该主要围绕宣传动员工作、组织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工作和实践成效等内容进行。无论是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都要突出和强化过程性考评及定量考评,真正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对考核评价方法的要求。

4.充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

要想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结果,避免实践教学走过场,就要及时将实践教学的成效及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师生,对于不合格的按照规定给予惩戒,优秀的予以宣传表扬。可通过召开全校实践教学总结表彰大会进行集体表彰;将富有价值和创新的优秀论文、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编入思想

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论文或报告集,并在学生中进行广泛学习、交流[8],将优秀论文、实践报告作为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的优先考虑条件。通过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真正达到激励师生共同进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教社科[20153号。

[2]蒋怀柳,谢秀军:《系统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18期,第17页。

[3]顾海良,陈海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103页。

[4]张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第5期,第105页。

[5]《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

[6]涂刚鹏:《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新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68页。

[7]李昌国:《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6期,第156页。

[8]周秀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2期,第55页。

 

关闭

 
Copyright © 2011 xcb.sc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