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追求网
SITE SEARCH
 
 首页  理论学习  部门动态  媒体川大  文化视点  时事要闻  川大论坛  公告通知  图片川大 
今天是:
文化视点
人文讲坛
 大学文化 
 人文讲坛 
 文化综艺 
 

继承优秀传统与提升文明素质——盛邦和教授在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讲座上的演讲

时间:2011年10月09日 10:32   阅读:次   作者: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mzh

思想者小传

盛邦和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历史系主任、日本与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突出贡献津贴专家。东京大学国际关系论研究室外国人研究员,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著有《黄遵宪史学研究》(1987年)、《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近三百年中日史学与儒学》(1995年)、《透视日本人》(1997年)、《解体与重构:中国现代史学与儒学思想演进》(2002年)、《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1988、1993、2010年)、《亚洲与东方学研究——东亚文明的进化》(2011年)。

中华优秀传统指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综合释、道等多元文化的精华组合。说起儒家思想,我们就会想到以下的词组。一个是 “礼义廉耻”,一个是 “忠孝节义”,一个是 “仁义礼智信”。这几组词堪称儒家思想的主题词与关键语。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今天,先挑出 “礼义廉耻”这四个字,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以期交流与批评。

解“礼”——政通人和的追求

“礼义廉耻”四个字, “礼”居首位。孔子和他的学生讨论有关礼的问题,学生问: “如此乎礼之急也”。“礼”,真的这么紧急重要吗?孔子回答,圣人以礼示人,人有礼而生,失礼而死。国家有礼而兴,失礼而亡。还有什么比礼更重要的吗?

孔子说礼,是在关注社会的秩序。孔子活动的时期,列国征战,社会混乱。他和他的学派,仿佛看到自己的使命,奔走呼号,宣传礼的思想,希望由此力挽狂澜,拯救天下,恢复煌煌西周的往日秩序。他以 “正名”为本,想让人都晓得各人的名分和地位,按君臣、父子、夫妇等级辈分的差别,各安其位,让社会形成如同金字塔一样的组织构造,有条不紊,安然如磐。战乱与不安,由此而消停。

从这个意义上去观察中国礼学,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肯定的了。因为这样的思想,讲的就是一个不平等。中国现代新文化运动,将 “民主与科学”写在旗帜上,就是评判这个不平等,甚至喊出打倒 “吃人的礼教”的口号,把孔子塑像也推翻在地。早些时候,日本明治维新时代一个叫福泽谕吉的思想家,他也疾呼: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质疑孔子在近代的存在价值。然而对于儒家的礼的思想,真的可以一竿子打倒完事吗?难道不可以作一番 “淘洗”的工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吗?

如果解释礼的意义,还有这样的内容,诸如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如礼制;由风俗习惯形成的仪式,如典礼、婚礼;合适有度的言语举止,如礼貌、礼节、礼让;尊敬他人,如礼敬、礼贤下士,等等。政通人和的礼制设想、 “仓廪实则知礼节”的礼节诠释、谦逊优雅的礼让精神、不卑不亢的礼貌原则等,对当下文明进步与精神建设不无醒脑益智的良效。

《岳阳楼记》写道: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里, “政通”说的是腐败消弭、政事通达、国家稳定, “人和”说的是人民康乐、上下齐心、和睦安详。古人还说: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创立美好祥和的世界,是礼文化的社会目标。这样的社会目标写在儒学经典中。《礼记·礼运》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什么是 “大同”呢?东汉郑玄的解释说: “同,犹和也,平也”,大同社会是儒家心目中的和平社会。这个社会讲求 “天下为公”的道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社会保障得到切实的贯彻,老人安度晚年,壮年获得职业,孩子得到养育。盗窃乱贼也少了,出门可以不锁门。其实,大同社会就是 “礼仪之邦”。

《管子》这本书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库里面的粮食多了,人们从缺衣少食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获得富足与幸福, “自然”会知荣辱懂礼节。这个道理一部分是对的,物质与精神,物质是基础。精神的提高,离不开物质发展。然而这又不是绝对的。司马迁 《史记》引用《管子》的话,将 “则”改成 “而”,一字之差,说明一方面要注重物质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千万留意:物质变精神并非自然而然,而需要条件,需要做好全社会的教育工作。

礼为礼让。儒者主张 “让道”。一个儒学老师带他的弟子清泉入浴,以手推水又划水,循循善诱:手向自身方向划水,水向外流,划之愈急,流之愈激。手向对方推水,水立即向自己的方向归来,推之愈勤,归之愈多。前者是取私利而失公义,后者为推私利而获公义。这就是儒者的“礼让”之道啊!

释“义”——正义精神的坚持

“礼义廉耻”、 “忠孝节义”、 “仁义礼智信”。这三组词有一个字是共用的,就是 “义”字,可见这个字的重要。一个 “义”字,将忠、孝、节、仁、礼、智、信、廉、耻等诸多儒家伦理元素尽然囊括。

讲到义,一些词语会跳进我们的脑海:道义、正义、意义、义理、主义、情义等等。具体而言, “义”是道德规范,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道义”。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也”。道在于内心的感悟,没有感悟就不能保留住道。己正才能正人,内心领悟了道,心灵上就有了通畅的大道。

我们都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 “利”的世界,也就是利益与功利的世界,是谋求金钱物质,努力求生的世界。我们不反对这个世界的存在,在这个世界站住脚跟,方得生存与发展。除了 “利”的世界,还有“义”的世界。这是分得清真善美丑的世界,这是心存志向与怀抱情操的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可以坦然回答:何为人生?意义为何?

面对义利,必须摆正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义利之间,义为正,利为副。以正统副,以义统利,义利辩证。儒家主张以义求利,义字当头,所得为辛苦之利、合理之利,得而心安。弃义牟利,所得为不义之财,黑心之利,获之不妥。打开世界的眼光,亚当·斯密写 《国富论》,对现代经济学有开拓作用,其中不乏 “求利”的道理。然而他既写 《国富论》,又写 《情操论》,说的是求利之时不忘情操之义。

孔子说: “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个放,就是放任,就是无所顾忌。当有人拿着人民给的权力,徇私舞弊贪利,当有人昧着良心,制赝贩假,必然召来怨恨。白居易诗云: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波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一时看来,这些人获利多多,结果却是火光烧屋、波涛覆舟,引来灭顶之灾。

人走到十字路口就要识别方向。人生两条路,一为择善而行,一为放于利而行。人生道路的行走要人指导。某中学的一位教师把一双草鞋和一双皮鞋挂在墙上说:高考在即,考得上就进城穿皮鞋,考不上就回家穿草鞋。一个重点中学的校长在动员大会上说: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够 “开名车、住别墅、娶美女”。这样的教育方式,有一时之功,而失人生之义,不经意间让青年茫然义理,逐利而去。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这样教育他的学生:遵行道义,目标高远,这才与 “君子”的称号相符,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假如一个人因衣欠时髦光鲜,食无山珍海味而觉羞耻,那就品位太低,“未足与议也”。

规范一个社会秩序有两个东西,其一是刑法,其二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规范。文化不是刑律,但已经成为精神意义上的刑律。其与法律刑制一起担当着社会秩序的管理工作。其所起到的社会约束作用,有时甚至超过刑律。前者是物质法制,后者是精神法制。前者是表层法制,后者是深层法制。中国的 “义文化”与东方传统中的伦理理念,就是这样的精神法制与深层法制。

说“廉”——廉洁品行的阐扬

上面已经讨论了礼义廉耻中的前两个字——“礼”和 “义”的含义。下面探讨儒家 “四字诀”的第三个字,即 “廉”字。可以把 “廉”字归结为三个意思:洁身自好的品德、方正拒腐的风格、严明监察的方法。

如何激励洁身自好的品德?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其待己也“廉”。这是说,一个君子对于自己,当用一个“廉”字作衡量的标准。随时反省,洁身自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廉,就是淡泊清简,少一点私欲。这样,谋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样燃烧,浪花一样翻滚,酒醉一样燥热,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如池水沉淀透明。这时候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主宰原本纷乱无主的心。

“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做法违反了礼节,就止步改正,一旦发觉自己的想法符合礼节,就奋身进取,唯是修身不已。从天子到庶人,其地位职守虽是不同,但总以修身为处世根本, “此谓知之至也”。这样,儒家提出了一个提升自我境界的思想逻辑: “格物-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王阳明说:立志就要 “收放心”。清心寡欲,持志不动,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状态。然而很多时候,人心淫荡与浮躁,受声色犬马之引诱,不知所至。人心不再是美好的 “良知”,而变成发狂的 “牲口”,放逐于名疆利场。所以王阳明说:鸡鸭放出去了还要收回来,更何况是自己的心!王阳明的思想对今天还是有用的,因为我们有一些人的良知真的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像放出去的鸡鸭牛羊,收回来难,也不想收回来。

《广雅》说: “廉,眣也”。廉的一个意思是棱,也就是棱角。以此喻人,有棱有角,观点明确。也有学者将棱说成是房屋四周的侧边,象征性格刚直、公正不阿。柳宗元 《柳河东集》说: “廉之欲其节”。这是讲,要做到廉就须正直有节。 《大戴礼记》说: “洁廉而果敢者也”,这告诉我们做到廉洁奉公不容易,需有果敢的意志。 《后汉书》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当官者遇到的重要的考验是抗得了腐蚀,腐蚀的惯用手法是贿赂。贿赂之资或金钱,或美女,皆为 “嗟来之食”,要成为一个清廉有节者,就要能够抵制 “嗟来之食”的诱惑。孔子教育人心里有一个仁字,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己”,就是以礼节身,以礼律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要有礼,对无礼的举止行为给予抵制拒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培养道德的基础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凡方正廉洁者就是这样的君子。这使我们想起当年梁启超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勉励青年,后成为一些大学的校训。

《管子·正世》说:“人君不廉而变”。这里的廉,“察也”,即监察之意。监察者,“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周礼》对监察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严明监察使人心生畏。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第一是“畏天命”。我们今天再释孔子,应该说“天”是人民,“天命”是人民的意愿、人民的“命令”。一个人在做腐败的事情的时候就要有所畏惧,因为他已经在违背规律,违背人心,违背潮流。没有一个怕字在心里放着,就会出大问题。

孔子又说到 “畏大人”,这个大人并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因为他们的人生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吸取与参考。孔子还讲 “畏圣人之言”,这是叫我们去读书,因为许多总结历史经验的好书,都是 “圣人”也就是历史上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写的,从书本上学习,并抱着敬畏之心,按照所说的去实践。

因 “三畏”,而生 “慎独”之心。《礼记·中庸》: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说,有一些事情乃一人独处所为,且事微不彰。君子独处之时,也是最容易违背礼节的时候,由此儒家特别提出 “慎独”一义,拒 “非礼”于 “隐微”。其实,儒家强调廉,即监察,目的还想从根本上杜绝 “非礼”之心。一旦在监察的前提下,人们养成 “慎独”之心,儒家的 “治世”目标也大体完成了。

孔子还说君子有 “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就是说: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有三件事情时刻警惕和戒备:年轻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不能贪图女色;壮年体魄强壮,精力旺盛,不能一味地去争胜夺强;老年疲惫衰弱,不可以贪得无厌。快到退休的年龄,也是最危险的时候,要特别做到如履薄冰,将一个 “畏”字,一个 “戒”字放在心上。

知“耻”——自尊人格的树立

有一本书,题目是 《菊与刀》。作者在书中说,欧美文化是 “罪”的文化,日本文化是 “耻”的文化。其实不仅是日本,即使中国也同样是 “耻”的文化。被“神”责难,产生“罪”的感觉,被“人”耻笑,产生“耻”的感觉。中国历史上不是宗教立国的国家,不是“神”的国家,而是 “人”的国度,道德法庭直接矗立在人群与社会之中。因此 “耻”的文化尤其突出,古代典籍中关于耻的论述比比皆是。 《论语》强调 “行己有耻”,孟子教育自己的学生 “不可以无耻”。说的都是作为一个 “人”就要有自尊自爱之心,以知耻之心指导自己的日常行动。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与禽兽,皆是动物,但差别如霄壤。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羞耻之心义之端”、 “立人大节为廉耻”,就是人有 “义端”与“大节”,而禽兽无。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陷阱,人类性格中有许多弱点,时刻关照自己,不要做出羞耻的事情。丧失了耻辱心,一个人就到了药石难救的地步。婴儿哇哇出世,就人格世界的形成而言,大概就是一个 “小动物”。人生如旅,在道德的阶梯上逐级攀援,直上人格的高山。驱使人不断上进而免于下流的精神力量,就是“羞耻之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又是 《论语》中一句话。现在贪官犯赃,怕的是刑法,就是不怕“羞耻”二字。法网恢恢总有漏洞,道德自省无处不在。只是依靠刑法,而不教育人明德知耻,就不可能从思想根子上拔除腐败。另外,诸如“市场产生腐败”、“腐败搞活经济”等谬论,都会使腐败分子对自己的作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这样的歪理盛行其道,根治腐败将只能是一个乌托邦理想。

我们不是在讲 “软实力”吗?是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坚船和利炮,软实力是制度和文化。世界的比拼,就是这两大力量的比拼。 “软实力”弱了,不要说打仗不赢,就是比赛踢球也会落得百战百输,叫人苦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提高“软实力”。

孔子说: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即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爱了,知道廉耻就接近勇敢了。胜己者,胜人。人最大的勇气是战胜自己的勇气,而这样的勇气,孔子说是 “知耻”的结果。知道这些,就知道如何修养自身品德,知道如何治理人民,就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国家。

康有为说 “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纠正社会风俗,提升民族素质,要从知耻做起。每一个人都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一个羞耻之心,社会就会有希望。许多新事物、新风尚的推行就会变得容易得多。汉代司马相如写《喻巴蜀檄》,其中有言: “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这是说,父兄长辈,要把知耻的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做父兄的忘记教育的责任,或者自己也做不到,那么他们子弟也就失去知耻有礼的带头人。

要让民众,首先是干部懂得什么是可耻,什么是光荣。要像做启蒙工作一样去做知耻的教育工作。什么是耻?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就是耻。耻字,“耳”旁加 “止”。 “耻”是对可恶不伦之事的舆论鞭挞与精神谴责,然后让人知耻而 “止”。

“民族文明的大厦,建立在小学校的课桌上”。最近我读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上一位学者的文章,很有启发。文章是这样写的:一类人有邦国而无自身,敬畏史笔,体恤民苦,壮怀激烈,视死如归。另一类人则重私利而轻大义,寡廉鲜耻,戕害同胞,卖身求荣,置世世代代之唾骂于不顾。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是啊!写得对。知炎凉、知利害,易;知耻,却难;知耻而后洁身至死,更难。

“君子之德如风”。在这次讲座将要结束的时候,我们要说,当着眼于塑造高尚人格,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引领人、塑造人,由此深入推进民族信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行的建设,形成向上的文化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良好的社会风尚。

关闭

 
Copyright © 2011 xcb.sc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